Thursday, March 10, 2011

广东扶贫小组副组长:我们的经验全国可借鉴

  广东扶贫,全国可借鉴——访广东省扶贫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容根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方可成

  南方周末:此次两会,西部的代表们纷纷提出请求国家增大对本省的扶贫力度,请问广东的代表在两会上谈了哪些关于贫困与扶贫的问题与诉求?

  李容根:这次两会上,代表们很关注扶贫工作,广东扶贫任务比较重。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更加注重民生,要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必然要解决贫困问题。广东省十届八次全会提出,要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幸福广东,如果最贫困的老百姓不幸福,幸福广东就无从谈起。

  南方周末:广东创造了扶贫工作的新机制“双到”,这种想法从何而来?

  李容根:扶贫是历任省领导高度重视的工作,而且开展过对口扶贫,但原来的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对子是结上了,但要求不很明确,效果不佳。

  汪洋书记2007年冬到广东不久,我记得他在12月份到清远、连山等高寒山区最贫困的地方,看望群众调查研究,看到那里的老百姓生活那么苦难,生产条件很恶劣。他看了之后感觉非常震撼:“难怪国内有说法,全国最富裕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一看果然如此。”他认为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如果“最穷的地方在广东”这个帽子不摘,咱们改革开放的成果会受到影响,咱们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形象也会受影响。而且我们也很难向这些贫困地区的老百姓交代。改革开放几十年了,享受不了改革开放的成果?

  汪书记提出:要建立一套新的机制,“能不能将扶贫规划到户责任到人?

  明确责任之后,具体怎么扶?是不是简单派几个干部看一看,或者给你一两千块钱就了事,不是,而是所谓“靶向疗法”。如果你有劳动力,就培训你,转移出去就业;如果你愿意在农村种地,但产品不知该怎么卖,不知道往哪里流通,就为你找渠道;如果你不知种什么,养什么,就引进一些龙头企业,带领大家种养致富。

  去年一年,全省培训了60多万人,转移就业16万人。培训非常重要,既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又提高他们致富的本领、能力、思想。输送出去一个,就脱贫一户。

  南方周末:的确,致富的思想很重要,贫困户的“等靠要思想”似乎是扶贫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具体怎么进行“观念扶贫”?

  李容根:我们跟参与“双到”工作的工作队员聊天:你到贫困村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什么?他们就提出:老百姓“等靠要”的思想比较突出,好像穷惯了,对脱贫致富没有信心。

  怎么解决?工作队的同志驻进去之后面对面地做思想工作,宣传这一次“双到”工作的做法和意义。更重要的是抓典型带动,比如我去韶关看了好几户人,是省政府办公厅帮扶的村、工作队,帮助他们建猪舍,然后联系好饲料,先供应给他,卖猪的时候再来结算,再联系好生猪销售企业和养猪户签订生猪收购合同,养猪户养了一批猪以后每头猪可以赚到二百多元,尝到甜头,他就继续养。其他人一看:你这户人原来那么穷,那么没本事,居然能养猪挣钱,所以他们就感到这次工作组来扶贫是自己致富的一个极好机会。

  南方周末:您提到办公厅收鸡,这其实是个渠道问题。在我们这几天的实地采访中,发现比帮助农民找到适合种植喂养的作物家禽畜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的劳动成果联系到销售渠道。这点各省直机关、国企等都充分利用了各自的资源与人脉做到了,但三年之后撤退,开始完全独立的农民及他们的产品是否还能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呢?

  李容根:现在我们利用把龙头企业引到贫困村去的方法(搭建渠道)。让被帮扶的贫困户和龙头企业挂起钩来,有些进入农业合作社。有了新的生产和销售渠道,贫困户就有信心。我认为,现在工作队走了,他们同样能朝这条路走下去,主要是提高了他们组织化的程度。

  比如省委办公厅负责清远坑塘村发展畜牧业,办公厅负责搞好基础建设。企业省却了这项投资,只需要组织生产、流通、服务,不会影响龙头企业的效益,从而实现双赢。

  南方周末:民营企业毕竟以经济效益为首要考虑条件,如何引导它们兼顾经济回报和社会责任?

  李容根:扶贫工作不但没有影响企业效益,反而增加了企业效益。为什么这么说?现在的农业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很高,农产品不愁没有市场,还不断涨价,主要的问题是怎么样把它们组织起来,把千家万户的农产品收起来销到城里去。

  南方周末:我们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个单位掌握的资源不一样,帮扶效果自然也不同,设计时是否考虑到?

  李容根:有这些考虑。去帮扶的单位和干部素质肯定不一致,哪个单位掌握的资源比较多,帮扶的力度可能就比较大,投入的资金比较多;而那些筹资能力比较低的单位,可能帮扶力度就弱一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去年省财政安排7亿元给各县镇帮扶的村,每村30万元启动资金。还在扶贫基金中安排了2000万。给省直、中直帮扶工作筹资比较困难的单位,每个村50万元。以此来平衡帮扶工作。

  南方周末:那么当初帮扶单位的安排原则是怎样的?

  李容根:根据帮扶的总量和可以参与帮扶的部门来进行对口安排。由扶贫办直接安排,没有什么原则,随机分配。

  南方周末:采访中我们发现,如省直单位、大型企业等优质力量相对过多地集中在粤北地区,而粤西地区却没有。请问为什么?

  李容根:当时考虑粤北地区贫困面大,所以粤北地区是我们省直机关的帮扶重点,在这方面起一个带头作用。粤西粤东安排给珠江三角洲市区去帮扶,回过头来看,珠三角帮扶力度并不弱,比如深圳、广州、珠海、东莞、台山、中山帮扶力度就很大,拿了不少钱做帮扶工作,派出强有力的工作队。

  南方周末:汪洋书记也有对口帮扶的村子吧?

  李容根:13个省委常委再加省政府分管三农的副省长挂钩联系一个市,也挂到县,县里也给挂到村。汪书记是挂在肇庆,每年都会去好几次协调做好帮扶工作,每次都是轻车简从,深入到各家各户了解帮扶情况,看望贫困群众和当地干部群众,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一起研究脱贫致富办法,为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

  南方周末:您所接触和了解的驻村干部目前的状态和心理是怎样的?

  李容根:驻村干部的精神状态都非常好。他们都是通过单位竞争出来的。驻村工作队既努力做好帮扶工作。同时,他们也把这次到贫困村做群众工作看成是他们学习锻炼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我们有一些干部,虽然出生在农村,但毕业后就到机关、国有企业了,真正从事农村工作的机会很少。刚去的时候,有些同志就碰到很多生活上工作上的困难。但根据我接触了解,慢慢地,他们都热爱这一工作。

  南方周末:雷州市白沙镇六余、草白两村扶贫开发中,因帮扶单位干部不驻村、扶贫工作几无开展等原因,镇委书记李振云、镇长王学、副镇长官明被免职。如何评价雷州三官员被撤事件?

  李容根:这是按照省委对“双到”工作的要求去做的。这三个被免职的官员,对省委这么重大的部署都不很好落实,被免职了。为了保证“双到”工作责任落实,汪书记批示让监察部门跟进。

  南方周末:省里对去年扶贫双到工作的总结中提出:社会力量发动不足。具体指什么?

  李容根:所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没力的道义上支持也是一种行动。去年,在扶贫济困的活动中,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宣传发动面不够广,今年及早谋划把全省各方面扶贫济困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参加扶贫济困行动。

  南方周末:社会捐赠的扶贫款项怎么监督?

  李容根:加强管理加强审计,对定向捐赠,根据捐赠人的意愿和地方政府联系,使捐赠资金发挥最好的扶贫效益。审计也要跟上去,去年的捐赠款项收取和使用情况,审计最近可能要公布了。

  南方周末:本报记者过去几天在粤西北农村的实地采访中,发现参与扶贫的各省直机关与国企积极性之高涨,工作之用心,扶贫之具体,颠覆了此前任何一种扶贫模式。您认为广东的扶贫模式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吗?

  李容根: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国家已经在做了,比如汶川地震对口援建,就是对口帮扶的责任落实。具体落实到户,当然广东是首创。这种模式我认为全国都适用。

  全国扶贫办主任范小建谈到,沿海地区的一些扶贫做法,比如广东扶贫“双到”的做法,为我们未来全国扶贫创造了经验。按我的理解,他的意思是:我们的经验将来全国可以借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SN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