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9月6日电(记者杜晓明、姜雪城、黄会清)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太阳山开发区曾经完全是一片“蛮荒”之地,干旱少雨、风吹日晒让这里赤地千里。然而近几年,太阳山开发区突然间“风景这边独好”:一架架巨型风电叶轮随风旋转,一块块太阳能电池板逐日而动,由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成的矩阵和无数巨型风电机组形成了一片景观独特的“森林”。
记者在现场看到,阳光下,一排排光伏电池像硕大的镜子面向太阳,尽情吸纳阳光。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一组支架组成的光伏电池,有2500块小“镜子”拼接而成,每块“小镜子”不足1平方米。这些光伏电池可以自动追踪阳光,太阳往哪儿移,电池板就向哪儿转动。而远处,高大的风电机上,叶轮迎风不停旋转,源源不断地生产着宝贵的电能。
在宁夏发电集团太阳山光伏电站,运行主值杨学邦向记者介绍,不用耗煤耗水,把风电机和光伏电池摆到荒山上,就可以从风中、阳光中汲取电能。这里真正是“风光互补”,去年有效的风力发电时间是1800小时左右,太阳光的有效利用时间是1885小时左右,过去的劣势成了现在的优势。
太阳山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丰贡献说,这里曾经只有一户人家,一个羊圈,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在发展低碳经济、开发新能源的全新时代背景下,太阳山成了新能源和新材料开发的热土。太阳山开发区规划建设风力发电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00万千瓦。目前建成和在建的风电、光伏新能源项目已达16个,总装机容量78万千瓦,占全宁夏的70%。
太阳山位居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用传统眼光看,这里气候干旱,降雨稀少,土地多属荒漠、半荒漠,几乎毫无生产能力可言;而用全新理念审视,区域内年太阳辐射大于每平方米6000兆焦,年平均风速都在每秒6米以上,特别是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白云岩等矿产资源,无疑是一块发展现代工业的风水宝地。
2004年初,太阳山开发区破土动工。根据规划,开发区将围绕资源开发,走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工业发展新路,打造起一个大型的新能源和新材料工业基地,使其成为又一推动宁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至今,开发区已引进企业37个,完成投资近100亿元,初步形成了以煤炭开采、煤化工、新能源及镁合金新材料为主的产业集群,一座新型的现代工业城正在亘古荒漠上快速崛起。
回乡经济发展巧打民族牌
新华社银川9月6日电(记者杜晓明、姜雪城、黄会清)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金积工业园,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仔细观察,能汇聚如此之多的生产清真产品的工厂,在全国实属罕见。
离金积工业园区大门最近的金瑞公司老板杨金兰,热情地将记者带进她的食品车间,琳琅满目的清真食品顿时映入眼帘:白皙小巧的水饺、有棱有角的粽子,被精美包装过的各色食品礼盒。杨金兰介绍说,她的清真食品全部是在无菌车间生产,在银川的超市供不应求,兰州、西安也有销售,目前正在与北京牛街联系业务。工业园区的厂房是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可租可买。杨金兰说如果今年经营好的话,明年就把厂房买下来。
在吴忠兴达粮油发展有限公司门口,记者为厂房门口的高门槛啧啧称奇,公司董事长马少斌介绍说,这种高门槛是用钢板做的,是用来防老鼠的。迈过没膝的高门槛,厂房里面的胡麻油、花生油堆积如山。马少斌说,公司生产各类清真食用油,年产值可达1.6亿元。
清真工业园只是宁夏吴忠市发展清真产业的一朵浪花。近年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吴忠市挖掘特色、巧打民族牌,目前全市清真产业年产值已接近90亿元,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7%,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吴忠市市长吴玉才说,“吴忠市回族占总人口一半以上,是我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财富,何不充分利用,变民族特色为经济优势呢?”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多亿穆斯林人口,年食品和用品需求量达1500亿美元,而吴忠回族的生活习俗等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穆斯林十分相似,走进国际市场的亲和力和吸引力独一无二。
循着“打造中国的集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加工、流通、集散为一体的综合基地”目标,近年吴忠市相继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清真产业的政策措施,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设立清真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市财政每年至少拿出600万元,扶持产业做大做强;规划建设清真产业孵化园,连续举办两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以推动产业上规模、创特色。
经过数年时间的精心培育,如今吴忠市已荣膺“中国清真食品基地”“中国清真美食之乡”“中国回族建筑文化之乡”“中国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产业基地”四顶国字号桂冠。
回汉移民:日月换新天
新华社银川9月6日电(记者杜晓明、姜雪城、黄会清)搬迁前,住土窑,喝窖水,种“望天田”,年年难得温饱;搬迁后,住砖房,喝自来水,种水浇地,四季衣食无忧。对比自家搬迁前后的生活,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回族移民田彦玉感慨不已:“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田彦玉原来居住在宁夏中部干旱带海原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当地气候干旱,水资源奇缺,人畜饮水完全依赖打窖蓄积雨雪水解决。虽说全家3口人有20多亩山地,但即使是丰年,每亩地也仅能收获七八十斤粮食,如遇旱灾则连种子也收不回,只能靠政府救济维持生活。
2001年,田彦玉举家落户红寺堡区,政府分配了7.5亩水浇地,补贴建起两间瓦房。这以后,他家通过精心耕种水浇地,以及就近务工挣钱,不仅很快解决了吃饭问题,还拆旧翻新盖起了三间砖房,添置了电视机、农用车和摩托车等新家什,日子一年一个样。
“树挪死,人挪活”。面对种粮耗水多、比较效益低的状况,去年田彦玉试种了3亩拱棚甜瓜。田彦玉告诉记者,尽管因风灾遭受了损失,可是每亩地仍收益8000多元,是种植玉米等粮食作物的13倍。今年他拿出所有的耕地经营拱棚甜瓜,估计全年总收入能超过7万元。
改变田彦玉一家生活的是宁夏一项跨世纪扶贫移民工程。宁夏中南部山区降雨稀少,自然环境恶劣,自古被视为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1998年,宁夏启动实施新的开发式扶贫计划: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在距离黄河40公里的红寺堡境内大片可垦平坦荒地上开辟扬黄新灌区,转移安置中南部山区的贫困人口,让他们彻底摆脱贫困!
来到红寺堡区,记者看到条条道路四通八达,座座村庄绿树掩映,哗哗流淌的黄河水滋润着一望无际的田野,回汉移民安居乐业。十多年来,国家累计在这里投资40多亿元,开发水浇地40万亩,移民近20万,其中回族人口占57%。昔日“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石乱跑”的亘古荒塬上,崛起一个全国最大的扶贫移民新区。
红寺堡区副区长马宁介绍说,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去年红寺堡区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1亿元,移民的年人均纯收入由开发初期的不足500元增加到了3030元,现绝大多数已经稳定地解决了温饱问题,部分还过上了小康生活。
“乡土文艺”火塞上
新华社银川9月6日电(记者杜晓明、黄会清、姜雪城)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活跃着一批“民间艺术家”,他们在养牛、种瓜、耕田之余,积极创作以当地生活为素材的文艺表演,脍炙人口、喜闻乐见。
67岁的吴忠市利通区高闸镇农民商科,正是这样一位“民间艺术家”。老人组织了一个文艺队,编排了数十个小节目,有快板、表演唱、眉户剧、二胡、小品。节目内容均源自乡土生活,真正贴近群众、娱乐群众。他因此成了十里八乡争相邀请的本土“明星”。
商科带领大家排演节目的地方,令人心生敬佩。这里是一位文艺队员的家,到了晚上把沙发、柜子推到一边,留出客厅的空地排演,虽是弹丸之地,但排练出来的节目却个个是精品。
多年来,商科先后编排了眉户剧《与赌博决裂》《劝夫戒毒》《老来难》《认钱不认人》,小品《非分手不可》《看风水》《老马卖瓜》等,还用宁夏花儿等曲调自编词配乐。创作紧贴老百姓的心,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商科既是创作人员,又是演员,自编自演。他的经典开场白总是这样一段话:我们的节目,逗得让你笑弯腰,苦得让你泪水像雨点。若要不相信,看完你再做评论。
支持商科这份自信的是他节目的质量。在他的快板表演唱里,我们仍然还能看到过去生活的影子:“夏天穿的一身蓝,冬天穿着一身棉,缺衣少食是艰难,跳蚤虱子来造反。”而描写今天美好生活,生动的句子扑面而来:“农业机械补贴增,家电下乡顺民心。城市掀起流行色,姑娘穿的像蝴蝶。坐车只需挥挥手,一会就到城里头。气候变化出新招,节能减排有目标。电脑手机齐上网,学习科技致富忙……”
商科的演出队得到了镇政府的支持,他们到各村巡演,群众越来越喜欢,名气也越来越大。逐渐地,演出队演遍了吴忠市,又走出吴忠,在宁夏贺兰县、泾源县等地演出,仅去年就演出了100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商科这样的民间演出团体,目前在吴忠市境内有200余个,他们每年搞一次“百花奖”大赛,每两年搞一次“小戏调演”活动,每次历时六七天,热闹非凡。
吴忠市文化馆馆长吴灵说:“吴忠市民间文艺红红火火,群众有需求,政府有支持。这在别的地方还不多见。”
文化大院乐农家
新华社银川9月6日电(记者杜晓明、黄会清、姜雪城)时下不少地方的农村似乎充满了寂寞:青壮年出外打工,只有老人、妇女、儿童呆在乡间,缺乏活动,更缺乏活力。然而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的许多乡村,文体活动却红红火火。
记者走进青铜峡市叶盛镇一户农家,眼前的情景与普通农家大不相同:家里乒乓球桌、电子阅览室、棋牌室等常见的文体设施一应俱全,很多村民聚集这里,有的在打牌,有的在聊天。
户主叶小云介绍,2004年,政府提出在村里建设文化大院,为村民开辟一处开展文体活动的场所。由于叶小云平时人缘好、乐于助人,被大伙推荐上来。他在自家支起了乒乓球案子,还配备了各类图书供人借阅。这以后,他家很快成了村里人最喜欢来的地方。
叶小云是个精明人,随着文化大院成为村民集合的好场所,他便利用这块阵地成立了劳务输出、水产和林果等专业合作社,帮助村民找市场、觅商机,几年下来,不仅促进了当地相关产业,自己也赚了不少钱。
“吃水不忘挖井人”,叶小云一再强调是文化大院让他走上了致富路,所以他千方百计组织更多的活动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每年大的活动至少要搞四次。今年“三八”妇女节,他还在村里组织了“孝德之星”评选。
据吴忠市文体局党委书记张明生介绍,在创建农村文化大院过程中,政府采取“民办公助”的原则,农户申请,村上筛选,最后由所在乡镇以好户主、好场所、好家庭、好环境为标准确定“中心户”。
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兴趣爱好出发创建,“中心户”一经落地生根,就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不少“中心户”自己掏钱购买图书、杂志和小型体育器械,有的还花钱搭凉棚、拉土垫场地、举办各类比赛活动。
走进利通区马莲渠乡廖桥村杜海家,如同置身一个乡村俱乐部。这里有图书室、台球桌、乒乓球案子、电子阅览室,还有电影放映机、歌舞厅。院门外的空闲地上布设了篮球场、羽毛球场。
杜海说,学生娃娃喜欢到我这儿打篮球,中年人喜欢看书、跳舞。去年春节期间,我们搞了一个篝火晚会。当时我家门前、路上车摆满了,村里能来的人都出来了,一直闹到了深夜。
张明生说,吴忠市现有文化大院300多个,它们给当地农村带来了很多变化:读书看报的多了,喝酒耍赌的少了;学科技的多了,搞迷信的少了;参与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的多了,蹲墙根倒闲话的少了;谋求上进的多了,不思进取的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