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遇“化工群狼”威胁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然而,自该项目启动以来,仙河镇的居民发现,身边的自然保护区正在遭破坏,以前时常光顾的珍稀鸟类在减少,空气越来越差
法治周末记者 温泉 发自东营
夜幕降临,刺鼻的气味就开始在山东省东营市仙河镇的空气中弥漫。7月末的几天里,《法治周末》记者实地感受到了这种气味。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被称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龙头”。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然而,自该项目启动以来,仙河镇的居民发现,身边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在遭破坏,以前时常光顾的珍稀鸟类在减少,空气质量越来越差。
仙河人不干了。
“这就是所谓的‘高效生态’经济吗?”一位居民指着已经建成的大型化工企业和如火如荼的化工企业建设工地对《法治周末》记者发问。
狼来了!不,狼群来了
去年夏天,因为开窗睡觉,有人在半夜里被“类似胶皮燃烧的呛人味道”熏醒,并在网上发帖询问究竟是什么原因。
最初,居民们并不知道气味从哪里来。仙河人关于化工厂问题的集体警醒,始自2010年3月25日。
这一天,几乎所有仙河人都闻到一股刺鼻的类似臭鸡蛋的气味。当天,有人在“仙河吧”里发帖说熏得头疼,有人说有学生开始出现呕吐的不良反应。这天上午,刺鼻的气味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团工委书记巴海峰向《法治周末》记者证实,那天味道确实比较大,是目前开发区唯一已经建成并开始试生产的化工企业——海科瑞林化工有限公司,在进行正式投产前的调试时出了些问题。
有人跑到实地查看,发现南边的两个油毡厂附近有浓重的气味,并用卫星定位了油毡厂的位置发到网上。更多的网友认为,是南边一些小化工厂排放的废气,白天不敢排就晚上排。这些小化工厂虽然不属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正式批准的企业,但是也是近一年冒出来的。
异味的“重灾区”,从北到南是胜利油田分公司海洋采油厂维修大队、胜利石油管理局桩西采油厂桩二生产管理区、桩西采油厂桩二生产管理区采油一队。
这三个单位简直可以说是“四面楚歌”——东面是一个预制厂,西面是一个预制厂、一个小化工厂,北面紧邻东营市亚通石化有限公司,南面是海科瑞林化工有限公司。
莫北(化名)和田青(化名)分别在海洋维修大队和桩一队工作。他们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一年以来只要在工作地点,就能闻到异味,简直无处可逃。
“无论仙河镇刮什么风,都有味”。莫北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维修大队甚至将这个问题列入了年度总结会议,但是“列进去也没什么用”,异味丝毫没有减少。
更令人担心的是,海科瑞林的南面,以橡胶化工为主业的山东华懋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亚通的西南面,爱克森橡胶工业园的建设也在进行中。
莫北更加痛苦的是,下班回到家后,依然有异味来袭。他甚至开始盼望早点退休,因为“少拿点工资总比丢了命好”。
许多仙河人已经养成了晚上关窗睡觉的习惯。
起初,居民们以为化工厂就是几个小厂加上新建的海科瑞林等。直至3月25日,各种大道消息、小道消息从这天起开始在仙河镇传播,建设化工厂的数字从17个,变成31个,又变成60多个。
事实上,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官方网站首页的大标题上,原来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上面一行,已经明确标注了“中国石油化工(东营港)产业区”的字样。
仙河人打了个寒颤:“真正的狼群来了!”
开发区与保护区面积有重合
很快,大家发现遭殃的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仙河镇位于黄河入海口北侧,是典型的现代石油矿区城镇,因位于美丽的神仙沟畔而得名。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东营市。
为保护湿地植被和自然生态环境,国家于1992年在这里建立了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有两个特点:湿地和鸟类。这里是中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它也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
保护区分管三个管理站:大汶流管理站、黄河口管理站和一千二管理站。位于仙河地界内的部分属于一千二管理站管理范围。
当地居民向《法治周末》记者反映,保护区的土被挖去填了开发区的地,而保护区内也有被平整的土地,将来可能保护区也会被开发区“吞并”。
7月23日下午,《法治周末》记者从位于保护区东侧一千二管理站的门牌进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门牌前方一片泥泞,一个土堆上立着一块“前方施工、禁止通行、绕行海堤”的牌子。
由门牌进入向西走,大约一公里多的范围内,路两旁随处可见土沟和被平整、垫高的土地,与未被动过的原先长满半米多高茂盛水草的地方形成鲜明对比。目力所及,到处都是土堆。
当时是下午4时左右,《法治周末》记者看到有大型货车从保护区出入。当记者返回时,未出保护区的门牌,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保护区门牌南侧沿路一辆挨一辆停满了大卡车,一眼望不到头。记者沿路数去,足足有50多辆。
保护区东侧沿路立着山东省人民政府于2002年4月23日监制而成的“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界”的界碑,再往东便是规划中的东营港经济开发区。
不远处,已建成的海科瑞林、亚通,正在建的华懋新材料、爱克森、胜基、科宏等企业都集中在这片土地上。目前,开发区与保护区之间的路看起来大约只有三四米宽。
在一家化工企业铁栅栏外面,记者看到停着一辆与自然保护区附近类似的卡车,正在往路边倾倒泥土。
开发区官员巴海峰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前段时间山东省环保厅也来问过这个问题。但是他反问:“说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用了保护区的土,有证据吗?”
《法治周末》记者为其出示了前期实地所拍照片。巴海峰表示,这个问题,东营港管委会也在调查,但是调查遇到点问题,自然保护区不归东营港管委会管,因此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调查结论。
“即使是被用来施工了,那也是企业行为。”巴海峰解释。
前段时间,保护区的界碑曾被刷白,居民们一度担心开发区要“吞并”保护区,所幸后来界碑又被刷上了红色的保护区字样。但是居民们的担心并未散去。
据媒体报道,保护区地图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官方网站公布的开发区规划总图标明的保护区东部区界竟有明显不同,开发区与保护区的面积有一定的重合。若按后者的图示,保护区范围将比以前有所减小。
根据国家规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确需调整范围的,应上报国务院批准,涉及功能区调整的,也应由国务院相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官员巴海峰解释:“自然保护区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只有核心区是不能动的。”关于自然保护区一些区域的保护价值、能否占用,“专家正在论证”。
关于开发区与保护区的距离问题,巴海峰表示,开发区会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与保护区之间有1公里的隔离带。
但是,开发区的建设能否恪守这个距离?即使相隔这个距离,是否安全?让仙河居民担心的是,湿地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大量的化工企业会否影响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这两年的鸟比以前少多了”
今年4月,有居民专门跟踪调查,结果听到化工厂周边的油田工人都说,这两年的鸟比以前少多了。
这位居民的记忆中,虽说化工厂是在从去年开始建的,但是在建化工厂之前,工地先填了两年土,也就是说工地动工的时间与鸟开始减少的时间是基本吻合的。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一直声称要建成“高效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如何体现?巴海峰认为这不是一个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他反问《法治周末》记者:“化工与生态的关系谁能说清楚?”
巴海峰认为“高效生态只是一个概念,化工企业一点污染没有,不可能。”国家发改委2009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所提的“零排放”不等于“不排放”,而是说这种排放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把对人与环境的伤害尽可能降到最低。
“高效生态”经济,在巴海峰看来,是用与过去不同的、更好的方式来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探索这种方式也是黄河三角洲开发要回答的问题。
7月26日当天上午,《法治周末》记者参观海科瑞林污染处理设备的要求很快被允许。
出发之前,官员巴海峰通知厂方准备接待记者。巴海峰同海科瑞林的安全环保科科长张修志、东营市环保局开发区分局副局长刘爱民全程陪同《法治周末》记者参观。
海科瑞林出示了山东省环保局和东营市环保局同意项目建设的批复。东营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批复只是说明同意项目建设,但是建成之后,污染物排放达不达标还要看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的结果。
在现场,刘爱民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目前开始生产的只有海科瑞林,东营市环保局开发区分局几乎每天都去检查。刚开始的时候,排放的污水颜色比较深,与机器中的铁锈有关,但是目前海科瑞林的各项排放均达标。
东营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海科瑞林刚刚被批准试生产。试生产三个月之内,由企业提出申请,环保局再对企业进行环保验收。
当天《法治周末》记者参观了海科瑞林据说投资一个多亿的排污设备,厂方同意记者对排出的污水当场取样送检。记者在在现场看到排出的污水呈清澈的淡黄色,上面有少许泡沫。
巴海峰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污水最终排入距海科瑞林8公里外的神仙沟,但是许多单位的污水都是集中排放的,神仙沟的排污口实际上就是一个下水道。对神仙沟排污口的污水状况,巴海峰并不放心。
神仙姐姐的希望
3月25日之后,仙河镇的居民开始在网上热烈地讨论能为保护好自己的生存环境做些什么。
到目前为止,他们在“仙河吧”共发起了三次签名倡议。最近也是最有效的一次是7月3日,几百人走上街头在“治理污染,拯救仙河”、“要新鲜空气,不要毒气”的横幅上签名。
东营市环保局河口分局出动了。
7月5日,该局对孤岛、仙河辖区内所有企业进行了拉网式巡查,共查出高耗能、高污染、无环评手续的小企业7家(包括上述两家防水材料厂),协调油田供电单位立即对7家污染企业实施了停止供电措施。
据当地居民讲,空气质量比以前好多了。但此次整治的7家都是小化工厂。
巴海峰认为,仙河镇居民目前对于化工厂的恐惧心理还是源于对以前化工厂“浓烟滚滚”的印象。但是开发区不可能沿袭很早以前的化工厂的做法,并说开发区的想法是“引进高质量的企业”。他举例说,像海科瑞林的排污设备,不够实力的企业是用不起的。开发区不会为了经济发展牺牲一切。
巴海峰反问:“我们管委会离化工厂非常近,旁边也有职工宿舍,难道我们的命就不值钱吗?”
他总结,现阶段产生的矛盾归根到底是与居民们的沟通不够,居民们难免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产生恐惧。巴海峰表示,以后管委会可能会采取让居民代表参观化工厂的方式进行沟通,能“面对面地沟通”,并且一再表示欢迎居民们提意见、监督。
现在,巴海峰、刘爱民等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仙河吧”的帖子“了解动态”。
在仙河镇当地,有一位非常知名的长期关注环保的女士,被称为“神仙姐姐”。她希望能够有一个交流对话的平台,希望居民们能够理性对待污染问题,通过合理的途径、以合情合法的方式反映事实。真正实现“环保公众参与,全民监督”。
“化工企业能少建最好,如果实在要建,也请安装污染处理设备,把污染降到最低。”
来源:法治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