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科学院17日发布的《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报告·综合卷》表示,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已基本建成,并作为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开始发挥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
汶川地震并非三峡水库蓄水触发
根据《评估》,两年来专家们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三峡工程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客观分析。研究认为,三峡不会成为“第二个三门峡”;川渝大旱与暴雨和三峡工程没有必然联系;汶川地震并非三峡水库蓄水触发;库区地质灾害是可以控制的;三峡蓄水后,长江中下游河势总体未发生巨大变化。
《评估》认为,目前亟待关注的问题有三峡水库及其支流的水质和库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三峡库区的移民安置和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库区地质灾害问题、优化调度及其与干支流各水库的联合调度问题等。
《评估》坦承,“原论证”有个别预测指标贴近度不是很高。如航运专题中的规划对长江航运迅速发展估计不足;移民专题中对实物指标与环境容量的预测与实际情况也有较大差距。
“造成上述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三峡工程时间跨度大,又处于我国深化改革扩大、扩大开放和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原论证’难以对20年后的某些指标做出准确预测。”工程院原副院长、项目评估专家组组长沈国舫院士说。
专家呼吁:严格控制三峡地区源头污染
《评估》指出,三峡蓄水前后,库区干流水质基本稳定在I、II类水平,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标准物质(COD Mn)、氨氮、石油类等在10年时间没有明显变化。大坝建设和运行基本没有影响长江中下游水质。
“近10年来,三峡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但发展模式粗放,工业结构性污染突出,行业企业高能耗高污染现象比较普遍。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运营滞后是构成三峡地区水环境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工程院原副院长、项目评估专家组组长沈国舫说。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三峡地区废水排放量比1998年增加了87.6%;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增加了13.8%。从地区分布看,上游区、影响区污染物排放量远大于库区,三者化学需氧量排放比例分别为78%、19%和3%。
《评估》建议,牢牢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机遇,将三峡地区作为特殊水域予以发展、保护,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院士们在《评估》中呼吁,严格控制源头污染。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和发展新型低污染企业;产业向工业园区集中,通过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污染集中处理,从各个环节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此外,《评估》认为,人口压力过大是三峡地区水污染治理的最大瓶颈和难点,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把人口与环境承载力放在优先位置考虑,加强青壮年就业技能培训,使劳动力有序输出。新华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