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是“亚洲四小龙”之首,再一度沦为“亚细亚的经济孤儿”,台湾经历了光荣梦想褪去之后的郁闷苦恼,如今,她要重新找回当年的美妙感觉,成为亚太经济版图中的枢纽。
这个枢纽正如棋盘中的一颗活棋,进退自如,可攻可守。台湾在陈水扁执政时困守“锁岛政策”,想方设法与大陆阻隔往来,成了一颗死棋,导致台资滚滚外流,外资纷纷撤离台湾,陆资不得其门而入。
台湾学者朱云鹏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地理位置上说,台湾要比新加坡更处在亚太区的中心点,更具有成为亚太营运中心的机会。而现实是,新加坡、香港充当了外商亚太区枢纽的角色,台湾错失了“亚太枢纽”十余年的时光。
马英九执政后,强调要把台湾打造成“台商全球营运中心”和“外商亚太营运中心”,近两年两岸开通直航,大陆客赴台观光,台当局调降税率,以及两岸签署了ECFA,横亘在两岸间的交流障碍被一一拆除,这为台湾全球招商做了充分铺垫。
台湾招商引资号角已吹响,这是鼓舞人心的进行曲。台湾人民将在一波波外资、陆资涌入和台资回流当中,感受到经济重振的昂扬,体会到人心奋进的幸福。
ECFA打通两岸经合之门
2008年底两岸 “大三通”,打通了两岸人员、货物直接往来之门;上月底两岸签ECFA,则打通了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之门。
自此,两岸资金互相进入对方市场,将日益畅通无阻,外商无需再担心资金在两岸间遭遇 “肠梗阻”;两岸货物往来日益向零关税逼近,外商可根据两岸市场的差异进行合理布局;大陆游客、商人大批涌入岛内,将刺激台湾消费市场,外商不必担心消费市场萎缩不振了。
对于台当局成立“全球招商服务中心”,台湾综合研究院研究三所所长戴肇洋指出,马英九上台后,一直把振兴台湾经济视为重要工作,招商引资本应该提早启动,没料到遇上全球金融风暴,如今两岸签署ECFA后,开始着手做这件事,时机和各方面条件都已成熟。
厦门台商协会副会长高铭树说,大陆是全球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外商制造产品或多或少都会跟大陆发生关系,台湾正好可利用毗邻大陆的地理优势,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力优势,研发力量强的科技优势,在高科技零配件的生产上发挥重要功能。
高铭树表示,在ECFA生效之前,两岸货物往来关税高,台湾要从大陆运来原材料,生产完零配件后再运往大陆组装,一来一往的关税很高,即便大陆台商可享受一些出口退税,但是这中间环节多,退税期限长,对于企业来说都是成本。ECFA生效后,便可最大限度节省货物往来的时间、税收成本。
ECFA使两岸经贸关系更加密切,台湾不再是隔绝于大陆的“经济孤岛”,而成为大陆生产基地中的重要一环,为外商在台湾设立生产、营运、研发基地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外商在两岸间多个领域建立完整产业链。
“亚太枢纽”通俗地说,就是台湾要搭建起外商与大陆之间的桥梁,让更多外商从台湾走向大陆,让更多货物从大陆经台湾走向世界。错失了十几年机遇的台湾,今天还能担当这个角色吗?
上一页
台湾招商引资的优势
在吸引外资上,戴肇洋所长认为,台湾有其独特优势,如产业体系很健全、供应链相对完整、法令跟国际接轨程度高,更重要的是台湾和大陆语言文化相通,跨国集团可先在台湾安家落户,再把台湾当做布局大陆市场的一个跳板。
高铭树则从台商视角看台湾相比大陆的引资优势。首先,台湾的税率低,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台湾2009年租税负担率为12.2%,不但回到2004年水平,更拿下亚洲租税负担最轻地区的宝座,比香港、新加坡还低。
租税负担具体来说,这两年当中,台湾的遗产赠与税从原先最高税率50%降为单一税率10%,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原先的年收入新台币41万元调高到50万元,企业所得税2009年由最高税率25%调降至单一税率20%,2010年再降至17%。“税收负担轻,是吸引外资、陆资及回流台资的很重要诱因。”高铭树副会长强调。
第二个优势是台湾的人力成本,目前岛内企业员工的平均薪资在4万元新台币左右,相当于人民币8000多元,如果扣除物价上涨因素,这种薪资与10年前水平相差无几。高铭树表示,如果考虑到岛内整体物价高于大陆,其实台湾薪资与大陆薪资正在靠近,而台湾员工的专业度、敬业精神要优于大陆员工。
第三,台湾的用地用房成本变得越来越便宜。高铭树举例说,全台就台北市房价特别高,至于高雄、台中、台南等都会区的房子,即使是好地段,每平方米房价一般不超过1万元人民币,比厦门城区便宜得多。
第四,台湾融资环境宽松。高铭树介绍,企业向岛内银行贷款利率通常在2%左右,如果是高科技企业还可享受到1%的优惠,然而在大陆贷款利率通常要到5%。此外,台湾的工业用水用电成本,并不比大陆贵;台湾的研发实力强,科技积累雄厚。
上一页
“后ECFA”招商“重质不重量”
戴肇洋表示,陈水扁上台后,许多政策一直变来变去,连经济部门首长都不停地更换,使得政策非常不稳定,特别是两岸政策上的不明朗,让许多跨国集团对台湾产生不信任感,望而生畏。
2007年6月起,全球知名日用品厂商联合利华分批关闭台湾桃园厂,洗涤剂、沐浴乳等产品从台湾移到大陆生产,联合利华在台湾只保留规模较小的新竹厂,继续生产少量食品。美商宝洁、雀巢食品、高露洁等集团都将生产重心移至大陆,并关闭所有台湾工厂。大型外商日用品集团关闭在台工厂,成为外商撤离台湾的缩影。
“跨国集团投资一般都在新台币10亿元以上,如果投资环境不稳定,他们是不会轻易下决定的。”戴肇洋表示,一个地方要长远发展,至少要有三五年以上规划,而阿扁执政时期,政策摇摆不定,显然没办法做这些规划,外商看不到前景,一个个被吓跑了。
戴肇洋介绍,数十年前,台湾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需要许多外资,当时招商引资的策略便是如何利用台湾廉价的生产成本,如土地、劳动力等来吸引外资;而今进入“后ECFA时代”,虽然两岸关税上可以免除,但台湾的生产成本仍然比东南亚、大陆高,所以这时的招商引资,策略肯定要有所不同。
戴肇洋所长建议,初级加工制造产业已非台湾招商引资的重点,关键要看台湾未来需要哪些技术、哪些创新,台湾接下来引资应该是 “重质不重量”:首先在产业上,要看哪些是台湾未来要发展,并且可以和大陆形成产业互补的;其次在技术上,哪些是台湾未来产业升级、创新所需要的。
因此,台当局力推的“全球招商计划”,重点应当放在电子、精密仪器、通讯等以研发创新为主的产业,打造“高精尖”前沿科技产业和创意型文化产业,如此才能加快岛内产业升级,提升台湾经济竞争力。
背景
7月19日,台湾行政当局公布 “全球招商计划”,8月起正式启动该计划,8月8日,当局将成立“全球招商服务中心”及“全球招商规划推动委员会”,目标是未来6年吸引1.8万亿元新台币投资。
根据规划,台当局本周内将组成招商首发团前往日本,直指该国高科技企业。8月初,台“经济部”工业局、投资处及“投审会”等相关机构将赴大陆主要城市,展开为期1周的陆资来台投资宣导说明会,届时还将参访大陆潜在投资者,赴大陆招商被视为此轮吸引投资行动的关键环节。
此外,相关部门将于8月中下旬在岛内举办3场大型招商说明会,并在未来几个月针对日本、新加坡、欧美及香港等重点地区,开展在地招商。
岛内舆论分析,这是因应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带来的机遇,台当局做出的必然选择;同时在两岸直航、开放大陆游客赴台观光、所得税降低等有利因素下,海内外投资人高度瞩目台湾未来的经济动能,当局针对此机遇展开了全球招商。
上一页
链接
外商投资台湾状况
据台湾 “经济部投审会”统计,截至2008年上半年在台外籍公司共3271家。2007年外资投资台湾2266件153.6亿美元。此前从2004年至2006年,外商投资台湾金额分别为39.5亿、42.2亿、139.69亿美元。
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UNCTAD)在2007年10月出版“世界投资报告”,其中的“2007年至2009年投资展望调查”表明,对外资吸引力的国家和地区排名中,全球前3名分别为中国大陆、印度和美国,台湾则为全球第33名。据这项调查,台湾在亚洲排名第11。
导报记者 兰文 林江琳
上一页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