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形象代言人成龙与霸王集团掌门人陈启源夫妇合影。
本报记者仲爱梅
深陷“致癌门”的霸王集团,这回似乎总算能解脱了。
21日,国家食品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局发布通报,称对霸王洗发水不同产品10个批次的抽检结果显示,样品中二噁烷的最高含量为6.4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计量单位)。
但是,霸王可以解脱,公众不能。从7月14日香港媒体曝光霸王旗下三款洗发水含致癌物质二噁烷至今,一个多星期过去了,其间,从行业协会、监管部门到相关专家学者,尽管有无数人站出来为霸王辩解、为公众释疑,仍旧有很多谜团悬而未决。
“霸王风波”一波三折,影响几乎累及整个洗发水行业,对于这样一个千家万户日日接触、使用的生活必需品,如果不彻底消除这些疑惑,公众又怎敢安心使用?谜团一为何无国家标准?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药监局第一次出面为霸王“正名”了。
7月16日晚,药监局就曾对霸王洗发水相关产品的抽检情况发布通报,通报称,抽检样品中二噁烷的含量水平不会对消费者健康产生危害。
更有多位专家学者、行业权威出来释疑,试图以此来消除公众的疑虑:“动物实验已经表明,二噁烷对动物具有致癌性,但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二噁烷对人具有致癌性”、“只有当致癌物质达到一定的量时,它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省城一位化工专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笑言:“要是洗发水中的物质都无毒、无害,那我们岂不是都可以把洗发水当橙汁来喝了?其实,洗发水含不含二噁烷没什么大不了的,关键是含量。”
关键的是含量,可问题是,对于洗发水中二噁烷的含量健康范围,并没有一个所谓的国家标准。
霸王事件曝光后,国家化妆品监督检验中心曾向媒体证实,他们有检测日化产品原料和成品中二噁烷含量的业务,但只能给出样本的数值,不出具检测报告。也就是说,不能判定含量是否符合有关标准。
而国家药监局新闻发言人也坦言,目前各国均未明确制定化妆品中二噁烷的限量标准,美国FDA2000年后对化妆品中二噁烷含量的建议值是不大于20ppm,澳大利亚卫生局则认为日常消费品中(食品和药品除外)二噁烷的理想限值是30ppm。“中国目前是参照国际标准,即日常消费品中(食品和药品除外)二噁烷的理想限值是30ppm,含量不超过100ppm时,在毒理学上是可以接受的。”
为什么没有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意味着什么?即便是洗发水中的二噁烷含量再高,从质量标准上,监管部门也没有依据作出不合格的结论。 也就是说,“霸王”之后,如果还有其他品牌洗发水也爆出“二噁烷门”,那也是再正常不过了。谜团二二噁烷无法避免?
没有国家标准,不仅让公众对“霸王”难解心结,甚至对整个洗发水行业都产生了一种“集体恐慌”。
“听说很多大牌洗发水也都含二噁烷,甭管具体含多少吧,反正都是跟‘致癌’联系上了。而国家现在连个明确的标准都没有,谁知道哪个能用哪个不能用啊?想想就有心理阴影。”一位消费者如是说。
“霸王风波”乍起时,霸王集团便在其官方微博中宣称,现行化妆品管理对化妆品原料副产物二噁烷都未作规定,所以“市面上所有使用环氧乙烷加成工艺生产的表面活性剂都含有不同量的二噁烷,使用此类原料的化妆品也都含有不同量的二噁烷”。
一些业内人士的说法更是将整个洗发水行业都拖下了水:“二噁烷虽然是化妆品中的禁用原料,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有可能作为杂质随原料带入产品中” ,“按照目前的产品生产工艺,这种表面活性剂还不可替代,在技术上无法避免二噁烷残留。”
似乎是为了证实这一说法,7月16日,继霸王之后,香港媒体继续爆料称,飘柔及澳雪各一款含中药成分的洗发水二噁烷含量也分别达到了8.8ppm和2.9ppm。
作为原料残余的二噁烷是否真的无法避免?业内对此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已经毋庸置疑:既然国家都没有明确规定要求必须去除,企业又何必费这个心思?即使某些业内人士的说法属实,目前已经有了新的表面活性剂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但价钱要贵4-5倍;而如果单独设置一个程序去除二噁烷的话,成本又太高。站在控制生产成本的角度,企业当然不愿意采购这种替代原料或增加新的工序。
于是,类似的“二噁烷事件”也不断被踢爆:2009年3月,强生婴儿香桃沐浴露被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检出微量二噁烷;今年3月份,有广州媒体报道,经抽检,市面上畅销的10款洗发水中有9款含二噁烷。
洗发水含二噁烷是个体行为还是行业通病?所谓的“无法避免”是不能还是不愿?更重要的是,市面上畅销的洗发水品牌中还有多少也含有二噁烷却没有被披露?对于公众而言,弄清这些事实,远比弄清二噁烷本身的“毒性”更重要。谜团三又一个三聚氰胺?
因为被公众质疑16日的通报过于含糊,国家药监局在21日发布的进一步通报中,详细披露了对霸王洗发水的抽检过程。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二噁烷的最高含量为6.4ppm。
6.4ppm,这个检测结果显然要远远低于国际上通行的“30ppm的理想限值”,然而却依然不能改变“霸王”受冷遇的命运。22日,记者在省城大润发、家乐福等超市看到,霸王系列洗发水尽管并未因“风波”下架,货架前却是门可罗雀,不少老顾客更是谈“霸王”而色变,明确表示“不会再继续使用”。
处在风波漩涡中的霸王集团觉得自己很冤:霸王既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被踢爆含二噁烷的洗发水企业,为何偏偏这一次会引起轩然大波,负面影响久久不能消除?“二噁烷”事件之后,霸王股价连续大跌,市值蒸发40多亿元人民币,旗下多款洗发水在全国各地的销售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一定有竞争对手借用个别媒体对其品牌进行破坏!”霸王方面宣称,并以“同行不正当竞争”为名向广州白云区公安分局报了案。
公众为什么要对“霸王”揪住不放?一组网上调查显示,不少网友都认为,比二噁烷更可怕的,是“霸王风波”中被曝光的洗发水行业潜规则:因为国家没有严格规定,企业就可以昧着良心做事,不惜以牺牲公众利益为代价来换取企业利润;明知生产过程中可能带入二噁烷这种致癌物质,却不主动做出任何说明和标注,置“公众知情权”于不顾。
如果二噁烷在一定限值内无害,企业为什么不能在说明书上清楚标注成分和含量,让公众自行选择?二噁烷会成为下一个三聚氰胺吗?究竟还有多少这样的“潜规则”?从苏丹红、瘦肉精到二恶英、三聚氰胺……所谓的“潜规则”一次次冲击着公众对于食品、药品乃至日用品安全性的信心。这样的担忧,的确不是经过一次或几次权威发布、宣传就能够消除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