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全国“抢盐”风潮,全国媒体不约而同地采取一致的报道方针。 17日,直击全国抢盐现象;18日,及时发布政府反应,包括如何保障盐业充足,聘请专家普及公众防辐射知识;19日,深入分析“抢盐”原因。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表示,正是媒体所发挥出来的舆论引导作用,让“谣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直击抢盐
疯狂故事多 “盐过其实”
记者梳理发现,关于这波抢盐潮的最早一条新闻现于3月16日凌晨2点36分——搜狐网转载《东方早报》的文章《美国人开始抢购碘化钾》,说的是美国的事。没想到,17日上午,全国各地突然发生“抢盐”风暴。
而面对这起突发事件,媒体没有回避,而是第一时间冲入前线,真实记录这一特殊的事件。
北京电视台及北京广播电台的多个栏目第一时间开始报道“抢盐”现象。北京电视台播出的《北京新闻》、《首都经济报道》等栏目,北京广播电台的《新闻2011》、《一路畅通》节目都对市民抢盐现场进行了报道:成风排队的购盐人群、大包小包提着盐袋的人、超市里空空如也的货架……镜头记录着人们“疯狂”的举动。
随之,媒体开始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进行全方位的辟谣。这期间,媒体采取的是温和的态度:不断提醒市民,这是“谣盐”,不可轻信。
17日,北京收视率最高的广播节目《一路畅通》就以轻松愉快的播报方式,和听众一起讨论“抢盐”事件。当天和听众交流的主题为《盐过其实》,读了不少听众自己发来的抢盐经历短信、留言。用调侃的方式告知市民,买了一箱盐的还是赶紧分给那些没有买到盐的邻居朋友们。
本报也于17日当天刊发《食盐供应充足 价格不会上涨》的稿件,不但第一时间追访到了中盐公司的回应,还结合了北京落点,并配以警方提示和健康提醒,报道全面,很好地把握了维稳的主线。
第二天,18日的报道中,“抢盐”事件依然是各类新闻节目中的主要新闻,但内容却发生了变化。《首都经济报道》的记者再次走进全市各大超市,看见的却是货架上已经有了盐,排队买盐的队伍没有了,买盐人的数量已经下降了一半。此时,已经有人开始陆续来退盐。
到了22、23日,超市里又出现了长队,但不是买盐了,而是退盐了。
●尹鸿点评
真实记录事件现场,是新闻的第一职责。其实“抢盐”事件是个负面新闻,它反映出国民脆弱、政府信息还未完全透明化等多个不利的社会现象,但国内媒体没有回避,还原现场。
传播信息
官方硬消息 稳定市场
当“抢盐”风暴迅速来袭后,商务部、发改委等政府部门立即行动起来,而传达政府信息的最有效平台,就是媒体。
各地媒体纷纷在第一时间发布各类应对“抢盐”的政府措施。
中新社在17日下午就发出《全国多地现抢购食盐潮 中盐称将确保市场供应》的新闻稿,称中国盐业总公司已经成立了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启动了应急工作机制,要求各地盐业公司确保食盐市场安全供应。同时发布权威说法,告知市民我国的食盐绝大部分都是矿盐,供应充足,并不会被污染。此新闻稿迅速在第一时间被全国媒体播报和转载刊发。
各地电视台、报纸也立即纷纷派出记者,用镜头和笔记录政府是如何确保盐市场供应的。17日深夜至18日凌晨,央视记者连夜跟着北京盐业公司走向全市大超市、社区便利店,紧急调货补充盐。在18日的《朝闻天下》节目中,市民就看到了《深夜送盐进社区》和《食用盐深夜进北京超市》的新闻,让市民们暂时吃了一颗定心丸。
一面调配盐,一面做出权威发言。18日央视在全天多个时段的节目中,多次播放商务部的承诺《我国食盐供应完全有保障》。节目中,记者走访了全国多个城市的盐业供应公司,让最权威的人向全国观众表态“市场的盐足够吃半年的”。这样斩钉截铁的话语,让市民们更加放心了。
同时,对于1元的盐瞬间涨到10元,甚至更高,媒体及时发出投诉通告。18日的《北京新闻 》中就称,市民可以拨打12358价格举报平台,投诉食盐价格上涨,并告知不法经营者,如卖高价,就会受到惩罚。
而当“谣盐”事件的始作俑者陈某被拘留后,各大媒体均第一时间进行了通报,这也再次向市民证明,这一切真的只是谣言。
●尹鸿点评
传递正确信息、澄清真相、化解矛盾、凝聚力量,这是新闻传媒的重要功能。在“抢盐”报道中,这四个方面,可以说是完美地得到了体现。
科学软知识 安抚民心
除了用政策的硬道理讲话外,科学的软知识也及时成为安抚民心报道中的一剂良药。
电视台请来了专家座谈,报纸开辟了名医讲堂,向市民不断解释盐与健康的关系。
18日,《人民日报》就发表了一篇长达千字的文章《盲目购买食盐,没必要》。文章从“碘盐能预防核辐射?”“我们会没盐吃?”“海盐会被污染?”这三大方面,让各方顶级专家发表权威观点告诉百姓,碘盐是完全预防不了核辐射的,我们的海盐没有被污染,自然就不会没有盐吃。
同一天,央视也播出了《盲目购买碘片 碘盐毫无必要》的专题,《北京新闻》也请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解读了碘盐在预防核辐射方面的作用之弱,并提醒观众不要盲目服用、过量服用,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尹鸿点评
新闻做得深与广,不如做得细与足。事件的边边角角,全盘概括,满足大众的全部欲望,覆盖住他们的全部心灵。
适时反思
冷眼观事件 指出症结
19日,关于此次抢盐风波的评论、反思开始急剧增加。
在此期间,新华社“新华视点”文章《“盐未荒人心慌”折射出什么?》被不少媒体转载。文章援引浙江省社科院社会所副所长杨建华的话说:“听信谣言折射出公众对于相关知识的缺乏以及科学判断力的欠缺。” 而后文章又援引中国科学协会发布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数据来佐证: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
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名为《“抢盐风潮”: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评论, 直指这次“抢盐风潮”中部分民众表现出的非理性,不是靠来一次科普教育就能解决的。评论更直指恐惧与贪婪等人性的弱点,在股市上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不少商家借机炒作,甚至把自己的股票炒了上去。”
同样,国际在线网站上也转载了一篇评论《抢盐风波背后的风险思考》。评论称:“这场风波提示我们,在中国金融资本市场日益开放,日益活跃的今天,应该考虑国内金融资本的行为与国家安全之间的紧密联系。不仅如此,随着更多的国际资本通过合法渠道进入国内,它们的活动与扮演的角色,也将更值得国内相关部门关注。”
●尹鸿点评
不停于表面,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媒体人应比大众看得更深、更远、更透,成为照亮大众心灵的一盏明灯,这是媒体的终极目标。
编辑部故事
传播而不渲染 止住“谣盐”
《北京新闻》从17日开始持续关注北京出现的“抢盐”事件。出于对公众负责,有效疏导群众恐慌心态和行为的目的,节目未将新闻切入点放在“抢”字上。连续几天的新闻画面中均未出现“哄抢画面”,取而代之的是大力报道政府权威部门和专业机构的辟谣声明以及一系列应对措施。
《北京新闻》主编周永萍告诉记者,她得到这个选题的第一反应就是“把最真实的情况告知观众”。虽然节目热线接到了很多超市、批发市场抢购碘盐的信息,但周永萍并没有派出海量记者扑向各“抢购点”,而是“追根溯源”,向各权威部门寻求真相,并以此为报道重点。
“即便真有需求,也要正确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从一开始,周永萍就确定了报道该事件的基调。
所以,在17日的《北京新闻》中,记者从一线拍回的“抢盐”镜头,在编排上没有被作任何特别渲染,只在电视上出现了排队的画面。周永萍表示,她希望向公众传达一种“有序”的信息,从而疏导恐慌情绪。
随后几天,《北京新闻》分别从“本市严查哄抬物价”、“本市碘盐供需变化”等角度,客观阐述事态进展,令谣言止于事实。
周永萍表示,从最终呈现出的节目来看,“抢盐”事件只是作为民生板块的一部分内容,没有包装成重大选题,但参与报道的记者进行了全面的采访,承担了媒体应该担当的责任。
本版撰文/
记者 方芳
周萌 邵靖
王岗
制图/李铭
●数据说话
本报统计了169家地方报纸3月17日至3月23日涉“盐”头版的数量。其中,前三天的数据凸显了媒体在这起突发事件中不同阶段的不同侧重点。
17日,在头版发布“抢盐”信息的报纸有《羊城晚报》、《华西都市报》及本报等22家。其中20家媒体称“库存充足,跟风抢盐没必要”。
18日,151家报纸在头版强调:“盐库储备充足 市民无需囤盐”。
19日,73家报纸头版涉盐,其中26%的报纸关注被炒高的食盐价格,70%的报纸关注食盐市场恢复秩序,4%的报纸已经关注退盐潮。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