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12, 2011

安康最大明代墓遭损毁(图)

  

安康最大明代墓遭损毁(图)

  看着残缺不全的石马,文管所工作人员痛心不已 本报记者 赵伯平 摄

  本报安康讯(记者 赵伯平)因为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安康市现存的一座规模最大的明代古墓正处在被损毁的边缘。近日,看着从地下挖出的已残缺不全的石马,汉滨区文管所的工作人员痛心不已。

  修路施工挖出石马

  在安康市,一提起“刘家坟、石板路”,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这座位于安康城区南部的古墓的主人,是明代万历年间的山东布政使刘卿,整个墓地占地面积约百亩。

  3月7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两个沾满泥土残缺不全的石马歪倒在三座高耸的墓碑前,不远处两台大型挖掘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汉滨区文管所工作人员说,接到群众举报说挖出了文物,他们就赶过来,在现场才发现是市里新修的一条道路要通过。“施工单位是在施工时从地下挖出来两个石马。”8日,安康市中心城市环城干道江南段工程指挥部工程师郑才林表示,刘卿墓的位置不在道路施工的范围之内,路离墓还有几十米远,应该不会对墓葬造成损坏。

  文保单位缺人缺保护资金

  据《安康历代名人录》记载:刘卿,字孔源,金州郡城(今安康)人。明万历八年(1580)进士,因功著社稷,擢山东布政使司左布政使。七十八岁故去,按《大明会典》制度,以二品例置归葬故里。

  “刘卿墓是安康市目前现存的规模最大的明代古墓,历史文化价值极高。”安康市汉滨区文管所所长赵杰表示,明代的布政使就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所以古墓的规格很高,仅原来通往墓地的用石头修砌的石板路就有3里多。近些年来,墓葬损毁比较严重,墓地原来保存的华表、石人、石马、石虎、石羊等物都找不见了,石板路好多石板也不见了。如果再不保护,后人也只能在传说里知道这里曾经的一段历史。

  赵杰表示,仅汉滨区就有已发现的文物古迹3000多处,而整个文管所现有的人力根本管不过来,此外也缺乏保护资金。赵杰说,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如果破坏了,就永远失去了。“下一步,我们将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研究保护措施,争取和有关部门一起做好刘卿墓的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