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由7万多块花岗岩铺就的虎门广场,可以看到两侧有绿化带,有休闲长廊,有大理石凳子。而在广场的中轴线上坐落一座大型的雕塑,两只强有力的拳头,把一根笔直的烟枪折断成“人”字形,似乎要迸出“咔嚓”的折断声。
广场是一座城市的胸腔,没有胸腔的城市缺乏活力和气度;雕塑是一个广场的灵魂,没有灵魂的广场缺乏标志和灵动。因而,曾经担任过东莞文化局副局长的岑诒立说,东莞真正能够有代表性的城市雕塑只有一座,就是虎门镇虎门广场的《较量》。
建虎门一绝的广场
1994年,虎门镇政府萌发了在政府办公楼前建设虎门广场(原名太平广场)的想法。当时,虎门镇政府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把广场建设成虎门一绝。”也就是说,要根据虎门的地理、人文和历史等因素来设计、规划,使广场只能放在虎门,而放到其他地方都会黯然失色。
那么,该如何规划才能使虎门广场突出虎门特色呢?答案很一致,虎门具有其他地方不能比的人文地理环境,更有不可相比的历史背景。但是,选取什么历史文化能作为虎门特色的代表,决策者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
为此,虎门镇政府先后召开数次座谈会,确定了初步方案:在广场中心建一个直径38米的喷水池,水柱可高达12米,喷水平台以红棉花形和莲花形为构思,并配合周围的英雄壁等建筑。如此一来,喷水池显得很气派,英雄壁可凸显虎门的历史文化。
但是,很快,该方案就被否定了。因为,直径38米的喷水池,必定耗水耗电,机器容易损坏,维修费用高昂,修建后使用不久就会被弃用了。另外,12米高的水柱,飘洒的水珠覆盖半个广场,并无太多实际用途。
此时,有人提出,不如建设一座城市雕塑,这会比大喷水池更实用些。
事实上,虎门对雕塑并不陌生。早在1993年,虎门镇就斥资建了一个镇标,镇标的意义很抽象:底座是一个圆形的球状雕塑,球状雕塑四周布满放射状的“刺”。这种夸张而抽象的表达手法,寓意虎门发展的爆发力,异军突起。
然而,虎门镇政府的一名负责人回忆说,镇标建成后,很多人就对镇标的设计就提出了异议:一个球状的雕塑,周围又布满了“刺”,咋一看有点丑,意义表达也不明晰。而且,雕塑不具备一点虎门特色:把镇标放到其他镇街,也能合理地存在。
1995年6月24日,在太平广场规划方案座谈会上,有人提出,广场的雕塑不能抽象了,需要有具体的意义。因而,虎门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是个较好的选择:千百年来,虎门一直流传着神虎和龙女阿娘的故事,雕塑可以从老虎身上做文章。
之后,虎门镇政府敲定由省内顶尖雕塑家潘鹤为虎门广场设计一城市雕塑,便邀请其前来虎门实地考察。然而,潘鹤的出现,改变了原先的广场设计计划,并诞生了《较量》这一作品。
《较量》被誉为东莞雕塑代表
1995年7月,潘鹤来到虎门寻求灵感。当他登上虎门大人山,俯瞰了虎门全景之后,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何不以现代金属材料铸成一支碑形的大鸦片烟枪,这支烟枪做成扭曲形状或被绳栓住,其碑底雕有一幅幅远古至今的人文历史传说的浮雕。
潘鹤说,虎门的神话题材作为城雕,其建筑风格并不能在众多的广场中脱颖而出,因为每个地方都有其神话传说,不是牛马,就是凤凰雄狮,况且不少地方已经把老虎作为城市雕塑了。
虎门广场的城雕倒不如取材于鸦片战争之前的虎门销烟壮举。此壮举表现出虎门人追求和平自由,不畏强暴,敢于斗争而取得胜利的品质。往上追溯数百年历史,再推至改革开放,虎门人能率先走出国门,虎门服装走向了世界,都是秉承了这一种精神。
潘鹤说,这座城雕建成后,主体建筑雕塑象征虎门军民不畏强暴,销毁帝国主义鸦片的鸦片烟枪。虎门销烟是掀开中国近代史的一页,这个壮举在整个世界上是绝无仅有,因而,离开虎门广场,这城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虎门镇政府一名负责人回忆说,潘鹤回到广州后,开始设计图纸。历时半载,图纸初步设计完成,再交由潘鹤的儿子潘雷、潘奋进行雕塑。而虎门广场用大理石堆砌了一块喷泉、雕塑结合一起的底座。
1996年上半年,在城雕的底座建成后,2辆大货车从广州把巨型的烟枪雕塑运到了虎门广场,再把雕塑完成的“折断烟枪”装到了建成的基座上。这时,该名负责人才恍然大悟,原先底座两侧的大理石堆是两只强有力的手,把一根硕大的烟枪掰断成“人”字形,似乎迸出“咔嚓”的折断声。
他说,后来,潘鹤把雕塑命名为《较量》,意思是中国人不屈不挠的反侵略决心,反抗帝国主义的入侵,与帝国主义较量;虎门销烟是人类敲响了禁毒的第一声警钟,被折断的烟枪,表明了中国人与毒品的较量。
之后,在《较量》的大型雕塑后面树立了一块英雄壁,壁上36名先人带着愤怒的表情,不断地把鸦片运到销烟池边,再把鸦片倒进了了销烟池。英雄壁后有一篇《虎门广场记》,出自原东莞文联副主席邓慕尧之手,简要地记述了虎门的前世与今生。
据资料显示,虎门广场耗资2000万元,1994年开始规划建设,1996年建成投入使用,占地面积约4.7万平方米。建成后,虎门广场成了虎门的“胸腔”,每年都会举行大型的活动和晚会。
曾担任东莞文化局副局长的岑诒立说,任何人一看《较量》,就联想起了虎门。“城市雕塑一定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城市雕塑是城市的眼睛,一定要反映城市的人文精神,城市文化的定位,表达这个城市的形象与灵魂。”
他说,东莞真正能够有代表性的城市雕塑只有一座,就是虎门镇虎门广场的《较量》。好的雕塑必须是一种综合艺术的体现,比如广州的五羊雕塑、深圳的拓荒牛雕塑和珠海的渔女雕塑等,都是城市的标志性雕塑。
■访谈东莞理工学院中文系教授凌晓蕾:城市雕塑对历史文化缺乏发现
广州的五羊雕塑,深圳的拓荒牛,珠海的渔女……一提到这些城市,必定会有一座与之相适应的城市雕塑。而就东莞来说,从南城行政广场的莞草雕塑,到镇街的镇标和社区的大大小小雕塑,不计其数,但是,哪一座雕塑能说出东莞所蕴含的城市精神呢?
岑诒立认为《较量》是东莞有代表性的城市雕塑,而东莞理工学院中文系教授凌晓蕾认为东莞象征性的城市雕塑暂时缺席,因为缺乏挖掘历史文化和现代精神的“文化基因”。
记者(以下简称“记”):目前,东莞的城市雕塑处于什么状态?
凌晓蕾(以下简称“凌”):在改革开放之后,东莞快速发展,工业及制造业迅速崛起,但整个城市的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就城市雕塑来说,东莞暂时没能找到一座雕塑,只要一提起就能立刻联想到东莞了。
其实,东莞的城市雕塑并不少,但很多雕塑都很抽象。东莞的“五羊雕塑、拓荒牛雕塑和珠海渔女雕塑”暂时缺席。
记:东莞暂时缺乏城市象征性的雕塑,是什么原因?在接下来的城市建设中,标志性的城市雕塑应该如何去打造?
凌:对雕塑而言,东莞有两方面的内容可以挖掘:历史文化和现代精神。
东莞有古代著名将领袁崇焕,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虎门,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可以挖掘。《较量》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但是,东莞城市雕塑对历史文化缺乏发现。
同时,东莞是制造业名城,大量新莞人前来务工,带来了开拓进取的精神,给城市注入了包容性。城市雕塑在现代精神方面,也大有文章可做,大可不必把思维限制于历史文化方面。
遗憾的是,东莞都没把历史文化和现代精神进行充分的挖掘。现在,东莞和各镇街可以发现自己的文化基因,如大岭山的荔枝文化、虎门的服装文化等,都可以创作雕塑来打造城市名片。
记:目前,东莞城市雕塑的遇到什么瓶颈,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凌:东莞城市雕塑不缺乏题材,而是缺乏提炼文化基因,缺乏创意与人才。不过,因为缺乏创意人才,往往很有意思的雕塑,难免落入俗套。
当然,东莞的城市雕塑的步伐不宜走得太快,需要充分地论证。毕竟建设一个雕塑需要投入一大笔钱,假如达不到设定的效果,那反而会浪费。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吴少敏
实习生胡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