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媒体从业者)
2010年,不少政府部门在公共决策之前开始征集民意。目前政府部门在民意征集上存在哪些问题?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84.5%的人首选“存在走过场现象”,其次是“有的征集缺乏对公众的及时反馈”(70.3%)。(12月29日《中国青年报》)
公共政策与公众利益休戚相关,征集民意、倾听民声是公共决策的必备环节。遗憾的是,当前的民调往往流于形式,有几个问题正成为困扰民调质地的关键。
一是逻辑上的正当性,现在的民调,往往是职能部门“一人操刀”,自己设置议题、调研、公布结果,最后还是自己拿出决策,这样的民调,又如何保证其客观性与真实性?二是操作上的科学性,粗放型的民调操作不仅不能有效汲取民间智慧,还容易在议题上横生出很多枝节、折损民调的效率;三是民调要有宽泛的适用度,应该贯穿公共决策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
要让“走过场”的民调硬气起来,关键还得在程序的公正与透明上下工夫: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模式,由政府委托独立第三方机构征集民意、解读民意;另一方面,职能部门需要对征集过来的民意有更透明、更细致的回应,呵护公民参与民调的热情与信心。
民调是现代公共治理的一个“小锦囊”,只有让民调硬气起来,公民的民主参与才会与公共政策良性互动,公共利益才能在看得见的博弈中走向最大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