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屋婆娘实在恶,每天给她洗臭脚”、“有个大嫂怄粗粗,嫁个男人像头猪”……最近,重庆渝北区回兴街道化家湾民乐园的男女老少,大家都在议论这样的顺口溜。因为,小区新增添了54块文化墙,内容就是这些读起来上口的东西。
54块文化墙 看后人仰马翻
前日,记者来到渝北区回兴街道化家湾民乐园。十几个60岁左右的大爷、婆婆正围着一幅墙上的字画指点着什么。一位大爷刚念完这句顺口溜,周围的人立即笑得人仰马翻。
28栋8楼居民陈尚玉告诉记者,这是小区新建的文化墙,现在这里可热闹了,每天大家没事就盯着文化墙议论一阵。
“啾啾妹,哒哒妹。拉起我来配一对,一对妹儿眼睛鼓,想吃隔壁的肥鸡母”、“叮叮猫,红爪爪。哥哥起床打嫂嫂。嫂嫂哭,回娘屋,一晚豆花一碗肉”……在小区的墙上,用艺术字书写着这样的顺口溜,旁边还配有彩色漫画。记者数了一下,像这样的文化墙,小区一共有54块。
这些顺口溜 你说糙不糙?
■我屋婆娘实在恶,每天给她洗臭脚。兄弟老表莫要笑,耳朵火巴了抹不脱。
有居民释义为:夫妻恩爱趣事
■茶子花开粉嘟嘟,有个大嫂怄粗粗。我问大嫂怄啥子,嫁个男人像头猪。
有居民释义为:妻子恨铁不成钢
■婆娘算盘打得抠,炒菜从来不放油。晚黑亲热我不干,双方一个占一头。
有居民释义为:“抗议”妻子太抠门儿
■红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娃娃要吃肉,老汉莫得钱。想找东家借,利大又难还。想去走亲戚,又怕别人嫌。煮钵萝卜汤,喝了想明年。
有居民释义为:自我激励,争取美好生活
■这山没得那山高,那山有株好花椒。我想摘那花椒尝,麻嘟麻嘟啷开交。掌厨师傅手艺高,金锅煮,银锅熬,满屋香气往外飘,周围团转都尝焦。
有居民释义为:邻里分享劳动成果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打毛铁。毛铁打了三斤半,娃娃崽崽都来看。毛铁打到五月五,白糖粽子送丈母。丈母不吃菜豆腐,想吃隔壁的肥鸡母。
有居民释义为:孝敬长辈
■楼上客,楼下客,细听幺师办交接。包袱行李各拿各,总而言之错不得。拿错了,舍不得;拿多了,要缺德。你来找老板,老板不晓得。
有居民释义为:善意提醒
点评
“寓教于乐,这是探索”
重庆回兴街道聂主任告诉记者,学文件、写标语、办黑板报等,能够起到教育居民的作用,但如何寓教于乐,街道一直在文化内容与形式上进行不断探索。聂主任认为,同样是讲和谐、说孝道、谈守法等,流传于民间的谚语、俗语、甚至顺口溜,更符合农转非居民的胃口,与他们的距离更近,更能达到寓教于乐,雅俗共赏的效果。
聂主任称,这还是个探索,希望能不断加以完善。
争议
有人说“很质朴”
有人说“好低俗”
67岁的柯家强说,这些顺口溜虽然看上去粗糙,甚至有些俗气,但不像有些人担心的那样低俗不文明,恰好是反映了浓浓的乡土气息,有农民的劳作场面、婚丧嫁娶、邻里相处等。
居民陈明芬说,认为顺口溜内容不合时宜的人多是年轻人和原来的城市居民,他们都没有农村劳作生活的亲身体验,因此持有异议是可以理解的。
“太低俗了!”居民李先生将记者拉到一边,反问道:“这样的内容能够上文化墙?”李先生指着这些顺口溜逐一向记者分析。“晚黑亲热我不干,双方一个占一头”,李先生说,这样卿卿我我的事写在文化墙上,不雅观;“少的在把幺妹盯,老的在把烟杆摸”,李先生认为,打情骂俏的事儿也能念得出来?
谈话间,一群10来岁的孩子,也念起了顺口溜。一年近40岁的居民说,他的儿子正好10岁,偶尔也会念上一两句这样的顺口溜,他担心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重庆晚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