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招办的顾虑:如果这次为孙见坤开了这个口子,“条子生”、“关系户”等腐败问题就会接踵而至,来年将冒出更多的特例,分数不达录取线,却可以通过校方和教授的坚持,进入名牌大学。
■复旦大学:从制度上讲,陕西省招办并不存在错误,孙见坤事件也并非“冤假错案”。如果陕西省招办对孙见坤网开一面放行档案,可称为“开明”;若按照规章将孙见坤“卡”住,则可叫做“严格”。复旦大学希望“不拘一格降人才”,而陕西省招办更多地考虑到公平、公正性,这里面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
8名复旦大学教授联名请求学校破格录取一个“天才”。但因高考成绩6分之差,陕西省招办拒绝投档。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的高三应届生孙见坤征服了教授的心,也摸到了大学的门,却“搞不定”招办的章。
“国学小天才”被法学院录取
8月20日,19岁的孙见坤打开山西大学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一脸迷惘。
“我去读法学干吗呢?”这份通知书在孙见坤的书桌上躺了大半个月,和《诗经》、《论语》等线装书胡乱地叠在一起。
今年高考,除了参加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孙见坤还填了山西大学的历史专业作为第二志愿。最后,他被调剂到了法律专业。
他与复旦结缘,是因为参加复旦大学为自主招生而举办的“博雅杯”人文知识大奖赛。全国各地3000多名考生参赛,通过论文从中选拔出58人,今年1月进行面试。孙见坤递交的论文题为《<山海经>性质及成书年代考》。
面试时,孙见坤记得,一个留大胡子、穿对襟棉袄的教授,一脸兴奋地跟他聊起“诗小序”。他还注意到,其他3位老师不时频频点头。
4位专家意见一致:希望学校一定要将孙见坤通过自主招生录取进来。
为了慎重起见,复旦大学特地另请了4位文史类专业的教授对孙见坤进行二次面试。前后8位学者评价一致,孙见坤被列入复旦2010年5%的自主招生选拔录取试验名单。
“博雅杯”面试官之一、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章清这样评论孙见坤:“他是我见过的对国学最有钻研精神和天赋的学生之一,他对《山海经》的注释水平和见解,甚至高于在读的研究生。他对国学的执著,在我们近几年招收的学生
中并不多见。我们对他面试后意见一致,觉得是个可造之才。”
高新一中一位退休多年的老校长专门为孙见坤写了一封推荐信,称其为“难得一见的国学小天才”。
除复旦外,孙见坤还参加了两场自主招生考试。轮番面试之后,中山大学允诺,对他采取“一本线下10分录取”的优惠措施。四川大学自主招生的录取通知书上写道:“参加测试的专家认为,孙见坤在古汉语与历史知识方面确有专长,表现出类拔萃。”
在孙见坤的班主任何洁眼里,孙见坤成绩在全班排名“中等偏上一点点”,偏科比较厉害,数学、英语不行。
“术业有专攻,我的脑袋好像就对其他的发动不起来。”孙见坤说。从8岁开始,他迷上了国学,就像“周幽王迷上了褒姒”。他似懂非懂地翻看太爷爷传下来的几百本线装书。清末民初,孙见坤的太爷爷是当地有名的乡绅。到了孙爸爸这一代,则转行经商,“只有见坤继承了家族传统”。
几年下来,他阅读了近2000本经史典籍,说起话来“像个老夫子”。作文课上,无论写什么题目,他交出来的文章,和别的学生相比,总显得“高深莫测”。
2007年底,这名高中生尝试着与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女儿、中山大学化学系教授陈美延通信,用的是文言文。他对三联出版社新出的《陈寅恪文集》中的观点,持有不同意见。陈美延对孙见坤的一些国学观点感到“钦佩”。至今,她仍然以为孙见坤是一个年长的学者,并称其为“先生”。
去年,孙见坤挺进央视大型国学知识竞赛《开心学国学》的决赛。他是选手中唯一的中学生。在现场,孙见坤对于《楚辞》、《论语》等古代典籍的熟悉程度,让几个年龄比他大上十来岁的选手“汗颜”。评委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更是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盛赞这名高中生“万里挑一”。
遗憾的是,今年高考中,孙见坤最
为拿手的文科综合发挥失常,最后总分为553分,比陕西省一本录取线低了6分。而按照“博雅杯”章程,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要求是“达到一本线”。
一所大学与地方招办的博弈
对于这个“卡死”的分数线,一直和孙家保持联系的复旦大学教授马建敏感到遗憾。他是复旦在陕西省高考招生组的成员之一。不过他以为,只要学校表态,对孙见坤的录取标准破格到一本线之下,这孩子还是可以进复旦的。
6月底,复旦大学招生办的老师开始积极“做工作”,他们为孙见坤“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
首先是一场内部审议。8位面试过孙见坤的教授联合签署了一封请愿书,他们分别来自历史、哲学、中文、考古4个文科院系。在信里,教授们强调,孙见坤对《山海经》有较深的钻研,具有“培养的潜力”,复旦作为百年名校,理应将这样的孩子破格录取。这封请愿书复旦大学的领导小组开会讨论通过。
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丁光宏亲自将这个意思转达给陕西省招办的相关工作人员。之后一个月,复旦大学和陕西省招办的文书、电话沟通,“来来回回进行了很多次”。复旦方面还曾专门派出老师前往陕西,沟通录取孙见坤的事情。
然而陕西省招办一直拒绝将孙见坤的档案投到复旦大学。他们表示,“博雅杯”的章程上并未写明可以“破格录取”,所以“今年一个破格的都不能有”。
数次交涉后,当复旦再次将电话打过去,陕西省招办的工作人员直接把电话挂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复旦大学教授表示,他们并不愿意和陕西省招办“搞得太僵”。来年招生,大学和地方招办的博弈还会继续进行。
丁光宏认为,这是在自主招生制度下,一所大学与地方招办进行的“磨合”。从制度上讲,陕西省招办并不存在错误,孙见坤事件也并非“冤假错案”。“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陕西省招办都并不违反规则。”他表示,如果陕西省招办对孙见坤网开一面放行档案,可称为“开明”;若按照规章将孙见坤“卡”住,则可叫做“严格”。
丁光宏强调,复旦大学希望“不拘一格降人才”,而陕西省招办更多地考虑到公平、公正性,这里面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
另一方当事人陕西省招办一直拒绝媒体采访。
7月23日,陕西省二本录取开始之后,孙见坤的档案被送到了山西大学法学院。
得知这个消息后,孙见坤这个从小很少流泪的年轻人久久未能入睡,他眼含泪水,对着天花板发了整整一夜呆。据《中国青年报》
在有些人看来大家都一样就是公平
本报记者王倩
25日下午,本报记者辗转联系到孙见坤时,他正在西安家中接受采访。他说联系他的记者特别多,他也愿意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大家听,“只要有一点希望就要去争取。”
记者:有媒体报道称你准备去山西大学,复旦大学一位教授曾建议你在山西大学读完本科后,报考复旦的研究生,你目前的打算是什么?
孙见坤:我现在还在争取,但我也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办,主要还是跟复旦大学的教授、老师联系、沟通。如果就读复旦大学完全没有希望的话,我可能就会去山西大学,但是我被录取的专业是法律专业,我肯定是要调专业的,历史是第一选择,实在不行,中文也可以考虑。
说实话,我很喜欢复旦大学,一方面是复旦的教授、招生人员特别认真、负责,另一方面复旦大学的学术氛围很好,就算本科不在那里上,研究生我肯定是要上复旦的。听说复旦大学对我个人的培养计划都做好了。
记者:复旦大学丁光宏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复旦大学希望不拘一格降人才,而陕西省招办更多地考虑到公平、公正性,这里面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对于这种说法,你怎么看?
孙见坤:他们现在所说的公平只是相对公平。在有些人看来,大家都一样就是公平,不管你有没有特殊才能,谁都不被破格录取就是公平。其实,这样对我是不公平的。正如我在博客中所说,今年上海已经有四个高考分数在一本线下的考生被复旦、交大录取,而中山大学已经连续三年破格录取一本线下的考生,湖北的武汉大学也表示对确实优秀的考生可以破格录取。为什么别的省可以,而陕西就不可以呢?这就是一种不公平。
记者:你曾说过,“喉咙里卡了鱼刺可以消除,这种卡人的制度怎么消除呢?”如何才能消除这种卡人的制度?
孙见坤: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我只是个学生,没有考虑这么多。教育部对破格录取人才的改革还在进行,下一步也将会有很多,关键问题在于具体执行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