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14, 2010

人民网:新时期公安厅局长的网络观

  “广大网民的意见建议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是一个“听诊器”、“体温表”。公安工作好不好,队伍健不健康,老百姓最知道。网民的一些监督性言论,就像是我们公安机关的啄木鸟,能为公安机关驱虫治病,其实是对我们更大的支持” 。8月10日,济南市公安局局长刘杰在做客人民网“全国公安厅局长系列访谈”中如是说。

  对于公安机关的作用,有一个形象的说法:老百姓从出生到死亡,都离不开他。的确,在生活中,很少有哪一个政府部门,能像公安机关这样与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正因为这样,老百姓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保持了一份特殊的关注。特别是随着老百姓民主法治、依法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期盼。

  老百姓如此,作为社会动态“传感器”的新闻媒体更是如此。近年来,涉警新闻和事件屡屡成为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热点。少数负面涉警新闻还往往形成了公共舆论事件。这种情况,在互联网这一网络新兴媒体表现尤为明显。在网络上,网民对公安机关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会密切关注,品头论足,发表看法,提出意见。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在社会公众眼中的“强势部门”,公安机关应该应该具有怎样的“网络观”,如何看待网民的这些看法和意见呢?是视而不见、拒绝回应,还是严词驳斥、追究言责?在社会发展到目前阶段,这两种态度显然不可取。最好的办法,应该是正面应对、积极沟通。

  网民在互联网上发表的看法意见,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无视拥有庞大基数的网民所感所想、所论所评,只满足于听汇报、看材料,满足于现有成绩和主观意志,在这样的思维定势下的决策和部署,必定是脱离实际的,也一定不会得到多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细细分析,其实大多数网民对公安机关提意见,目的不在于怒骂发泄,只是在期盼着公安机关的正面回应,盼望着与公安机关的直接沟通。没有回应和沟通,网民的意见就会像堰塞湖一样,越积越多,最终酿成恶果。如果及时沟通反馈,及时解疑释惑,许多误解就能消除于无形,许多工作就能拥有更强大的群众基础,警民关系自然也能更加融洽和谐。值得欣慰的是,这种积极的应对和沟通,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网络新兴媒体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许多公安机关的共识。许多公安机关发现了互联网这一新载体对工作的巨大推动作用,形成了积极正面的“网络观”。

  在人民网“公安厅局长访谈”节目中,来自全国各地33位的公安厅局长把网民当主人、当老师、当亲人,向他们汇报工作、坦陈不足,真诚阐释政策方针,现场回答网友提问,线下督办网上案件。这是一种利用新兴媒体拉近警民距离的有效尝试,是一种社会管理工作的途径创新,也是一种警务模式和警务思维的拓展。

  从效果来看,这样的行为,人民群众和广大网民是十分认可、十分支持的。许多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艰难苦楚也得到大家的理解与包容。众多网友赞誉:人民网“全国公安厅局长系列访谈”,是和谐警民关系的新风。多数网民认为,公安厅局长们访谈态度坦诚、语言生动,具有和力,打破了自己头脑中公安局长那种“威不可近”的印象。一位通过在访谈中给局长留言反映问题、最终得到成功解决的网友说,“你们的访谈还真是管用!没想到我试试看一说,问题这么快就解决。谢谢人民网,也谢谢我们嘉兴的好局长梁群!”

  网友“cc”留言说,“公安厅局长们,都是铁血男儿,但他们在谈到因为长期加班对家人很愧疚;谈到勇斗歹徒而英勇牺牲的战友时,哭了!南昌公安局长胡焯谈到母亲病重他都没空送医院时,他的眼泪掉进了我的心里……”

  这里是一座民意的“直通车”、警民的“连心桥”。这是网友对人民网全国公安厅局长访谈的肯定。网民、公安机关对访谈的双重认可这也是对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巨大作用的肯定。 人民网记者杨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