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15, 2010

杨君新,倒在子夜的巡堤中

  荆楚网消息记者刘胜萍通讯员程正华

  7月8日以来, 仿佛天河决堤,百年未遇的特大暴雨袭击了江汉平原南部的农业大县监利。

  7月13日,子夜时分,在暴雨如注的丰收河畔,巡堤突击队员杨君新一腔热血洒在抗灾第一线。

  杨君新,监利县上车湾镇支刘村三组村民,时年65岁。

  无法描述,那个夜晚丰收河边发生了怎样感人的一幕。只有附近垒起的子堤、日夜排涝的泵站以及漫溃的田野,为一个知古稀的抗洪队员的壮举作证。

  “突击队员,算我一个”

  7月8日17时开始,监利境内连降暴雨,部分乡镇遭遇特大暴雨。截至12日上午12时,上车湾镇支刘村3478亩早中稻、棉田、渔池受灾,丰收河水位达27。6米,和1996年设防水位26。9米相比,超警戒水位0。7米,水位继续上涨。

  7月11日下午,该村几名干部在村防汛责任段——丰收河段,商量调动防汛劳力一事时,正在河旁放牛的杨君新主动向村干部请缨,“突击队员,算我一个。”

  “天气恶劣,水位又高,你年纪大,不安全。”村干部婉拒了杨君新的请求。杨君新说:“我是老突击队员了,没问题。”

  7月12日晚12时,突击队员杨君新、艾庭新和第一班巡堤查险的突击队员交接。他俩负责巡查丰收河300米长的子堤险情,6小时一个轮换巡查。

  艾庭新自丰收河往西方向巡查,杨君新自丰收河往东方向巡查。7月13日子夜时分,当杨君新巡查至该镇支柳泵站附近时,因挡水子堤雨后路烂泥滑,不慎滑入暴涨的丰收河,再也没有起来。

  最后一次巡堤

  “这是谁的雨衣?”7月13日清晨,天刚亮,捕鱼人的喊声,打破了小村的宁静。支刘村防汛抗灾突击队队员艾庭新循着捕鱼人的声音往东边方向直奔。

  天上乌云密布,地下分不清河里田里。丰收河的水已涨至子堤。

  艾庭新走到他和杨君新的防守段终点,未见杨君新,往河里一看,见杨君新的雨衣静静地飘在河面上,顿时惊呆了。艾庭新扯开嗓子直喊:“救人啊,杨君新落水里了……”100多位村民闻讯急忙跑到支刘泵站,自发分成几组沿丰收河两边搜寻杨君新。

  村委会副主任杨用飞赤膊上阵,扒开飘着雨衣的河面上的水花生,纵身跃进4米多深的河中,身上绑着绳子由岸上村民拉着,扎猛子潜到河底,搜寻杨君新。10多分钟后,他终于摸到杨君新,此时的杨君新心脏早已停止了跳动。

  1996年、1998年、2001年,丰收河三次大汛,杨君新每次都是村抢险突击队员。

  1998年7月中旬的一天,该镇支刘泵站发生溃口险情,100多人抢土搬沙,杨君新一人运土就近一方。

  今年7月12日中午2时,支刘泵站以西200米处的子堤洞子已穿,正在巡堤的杨君新发现险情后,来不及上报,独自抢用蛇皮袋装土10多袋沉入涵洞堵水。村委会主任龚国平说,“如不是杨君新及时发现险情,800多名村民的生命将受到威胁,2000多亩稻田将被淹。”

  好人杨君新

  杨君新与老伴王姣珥是典型的农村“留守老人”。他们在家照看一个上幼儿园、一个上小学的孙子,并打理6亩农田,4个女儿已嫁,儿子和媳妇在外从事面点生意。

  杨君新虽不富裕,但乐帮邻里,是个“热心肠”。

  提起他的好,同组村民艾庭新数不胜数。村民苏杏蛾说,今年春耕,她家种有5亩多田的早稻,因劳力不够,刚插完自家早稻秧的杨君新二话不说,到她田里,拿起秧就插。

  村党支部书记刘太义说,杨君新热心村里组织的福利事业,村泵站维修期间,他一连做义务工10多天。村里修路,他捐款600多元。

  14日上午,惊闻噩耗,上车湾镇党委、政府组成专班到杨君新的家看望慰问,赠送慰问金。

  一位老人走了,他没留下令人艳羡的物质财富,却留下了让人交口赞颂的精神财富。

  雨依旧在下,水仍然在涨,丰收河片区巡堤干群的手电光如璀璨繁星,照亮了杨君新回家的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