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5, 2010

河南人口普查遇难题:个别居民拒填普查表

  《瞭望》文章:人口大省探“家底”遇难题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人口状况复杂,人口普查任务十分繁重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桂娟

  作为我国唯一人口过亿、流出人口最多的省份,河南在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面临着空前的难度。

  河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副主任张曼平对本刊记者说,此次人口普查的难点主要集中在调查环境情况复杂,群众配合度降低;超生人口漏报、死亡人口瞒报;流动人口调查难度增大;基层普查经费落实难度大;选调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人口普查队伍较为困难等方面。“河南人口普查可谓任重道远”。

  遭遇“入户难”

  和大多数省份一样,河南正在进行人口普查之前的户口整顿工作。从目前情况来看,入户难成了“六普”面临的突出难题。

  本刊记者从河南人口普查办公室了解到,由于各类上门推销较多,居民对上门登记存在戒备心理,尤其是摸底、登记需要两次入户,更引起居民的厌烦,从而使普查工作难度加大;个别居民存在抵触情绪,拒绝填报普查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表难填;单独一名男普查员入户尤其难。

  而且,近年来“都市村庄”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且变动频繁,也导致难以把握摸底和登记情况。对普查员来说,空户认定较为困难;人户分离现象较为普遍,摸底、登记难度加大,人口总量难以把握,弹性较大;无法确定人员申报情况是否属实,存在瞒报现象;外来人口租房多次找不到人,无法查看户籍资料,容易漏登。

  张曼平说,针对入户难,应在人口普查摸底时多种方法并用。比如城市社区资料齐全的可在社区先进行摸底,外来人口可入户或向房东了解情况;新建小区可向物业部门了解住户情况;农村居民可向村会计和计划生育专干了解情况进行摸底。“总之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哪种方法适合就用哪种方法”。

  她建议,城市需要考虑到男普查员入户难的问题。最好在普查员选调时就提前按照2名女普查员或1男1女两名普查员调查一个小区的原则进行配备。

  试点探索科学登记方法

  为应对此次人口普查的难点和新设项目,河南省人口普查办公室从去年开始开展了人口城镇化、出生和死亡人口、流出人口、人户分离和户口状况、流入人口等5个专项试点,并在城乡人口的划分口径上与国家统计局新的城乡划分标准进行了对接。

  为实战演练人口普查的整个过程,河南还在周口市川汇区进行了全省人口普查综合试点。目前试点已进行了现场登记、复查、议查、质量抽查,各省辖市也相继开始了专项试点和综合试点。

  城乡一体化实验区长葛市进行了人口城镇化试点,选择规模约70万人。通过这一试点,探索城乡人口的划分口径,调查小区的地域属性分类及连接问题,探索人口城镇化率的统计办法、措施等。

  出生、死亡人口试点设在原阳县,探索通过计生、民政、公安等部门解决超生瞒报和死亡瞒报的措施,找出历次人口普查出生率、死亡率偏低的问题和原因。试点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试行了一些有利于如实登记的政策、措施,成效明显。

  安阳县进行的流出人口试点,目的在于探索查准流出人口的办法,从流出地把好登记关,为国家和河南省制定人口普查方案和实施意见提供依据。该试点在流出人口属地确认上推出了行之有效的办法。

  此外,河南在郑州市金水区进行了户口状况调查试点,摸清各类人口普查对象底数,查清户口登记中的重、漏人口和户口登记项目的差错,摸清户口应登记未登记、应注销未注销的问题;摸清人户分离、流动人口及暂住人口的基本情况。

  张曼平说,保证普查中人口登记的不重不漏,提高数据质量,还需要政策保障。比如为给普查提供相对宽松的调查环境,针对普查中所涉及到的超计划出生人口登记和计划生育考核、流动人口如实登记、贫困县普查经费筹措以及落实“两员”补贴等问题,省普查办正积极与计生、公安、民政等部门协商、探讨,提出解决办法。

  准备工作紧锣密鼓

  河南省统计局局长、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刘永奇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项十分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组织机构、经费、物资、人员、业务技术、宣传等各方面的准备。

  目前河南省、市、县、乡级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办公用房、普查专用车辆都基本到位,形成覆盖全省的普查组织网络。同时,规范普查操作规程,建立责权统一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截至8月底,河南完成了70万普查人员的选调、招聘和培训工作。普查表印刷、资料包装、数据处理设备、普查登记用品等普查物资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为提高全社会对此次人口普查的了解认识和参与意识,宣传工作也逐步升温。

  刘永奇说,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人口状况复杂,人口普查任务十分繁重。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有限,基层普查经费落实难度很大,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落实更加困难。各级政府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将继续进行普查经费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突出抓好县级普查经费和普查员报酬的落实,把普查经费向基层倾斜,加大对贫困地区、困难地区的扶持力度,决不能因经费问题影响普查各个环节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千方百计调动广大普查人员、统计人员的积极性,确保普查数据的真实可靠和准确完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