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富集地应答“富民”考题
——西北地区积极改善民生见闻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14日电(记者 黄小希、吴雨、陈钢)“挖煤的好处是能挣钱,但不是人人都能靠挖煤致富,而且如果有一天煤挖完了,该怎么办呢?”坐在崭新的别墅里,年逾六旬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神华新村村民王明仲用质朴的语言向记者表达了对于未来的担忧。
王明仲生活在一个煤炭资源富集的地方,村子周围有大小煤矿10余座,村民中不少人都以煤炭运输为业,人均年收入约25000元。靠着征地款和安置费,王明仲和老伴住进了让很多城里人都“眼馋”的房子,老两口每人每月还能领取750元养老保险。但老王并不满足,他希望将来的好日子不再单纯依靠煤炭,老百姓能有更多奔小康的路子。
丰富的煤炭资源,为西部地区的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但是,“一煤独大”产业格局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发展空间,也带来了贫富不均、经济对就业贡献不足、居民收入不能与经济规模同步增长等问题。
多年的发展实践表明,加大非煤产业发展力度,推动多种产业协调发展,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需要,也有助于让老百姓从经济发展中享受到更多实惠。
在位于鄂尔多斯东胜区的华研综合物流园区里,工作人员在沙盘边详细地向记者介绍整个物流园区的布局规划:“园区按照不同功能分为物流仓储配送基地、综合家居装饰中心、第三方物流园区、会展中心地等十几个地块。”
据工作人员介绍,华研综合物流园区由鄂尔多斯市华研集团于2007年投资兴建,目前正在逐步投入使用,预计两年后实现年销售额300亿元,可解决相当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鄂尔多斯市委书记杜梓认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坚持富民优先,不断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居民住房、提高保障水平、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让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民生。
“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能以贫富差距为代价。”杜梓说。
在内蒙古,为了实现富民与强区并重的目标,这个经济增速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的资源大省不断加大民生工作推进力度。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明显增加。与此同时,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城镇新增就业连续6个月保持环比增长态势。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同属资源富集地的陕西省,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解答如何富地又富民的考题。
33岁的下岗工人王丙浪在2008年底举家搬进了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的经济适用房“金阳小区”,房子每平方米的价格比附近商品房便宜了许多。王丙浪8岁的儿子在小区附近的小学上学,一家三口都参加了医保。王丙浪说,住房、就医、孩子上学有了保障,让依靠做小买卖为生的他,心里有了底。
来自陕西省发展改革委的数据显示,实施教育工程、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公共卫生工程、社会保障工程、住房保障工程等八大民生工程三年以来,陕西省共投入1153亿元,已完成投资900多亿元,建设廉租房17.23万套、593万平方米。群众看病、就业、上学、养老、住房困难的问题有所缓解。
对于资源富集地如何实现经济与民生的共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指出,传统资源型工业的发展增强了地方的经济实力,地方应当通过经济实力的增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当地特色产业进步,以此带动一方百姓致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